世传经学的东武伏氏家族发展史

  • 作者: 神婆星座网小编
  • 来源: 神婆星座网
  • 2024-12-28

大家好,今天神魄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世传经学的东武伏氏家族发展史」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现在开始吧!

  解读百家姓伏姓。看世传经学的东武伏氏家族发展史。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四位门阀。

  伏姓文化之东武伏氏家族

  东武伏氏,自济南伏胜六世孙伏儒始,至汉献帝皇后伏寿止,共传有11世,加上济南5世,共传16世,经西、东两汉,历时400余载。伏氏世传经学,影响齐鲁,被称为“东州伏氏之学”。伏氏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中,是一个颇具盛名的大家族。


  伏胜,世称伏生,字子贱,济南人,曾为秦始皇博士。禁儒焚书时,伏胜逃回故里,将《尚书》壁藏之;后反秦兵起,伏胜流亡各地。汉朝建立后,伏胜回旧居,求其藏书,亡数十篇,仅得29篇。伏胜设馆传授齐鲁间,于是山东大师无不涉及《尚书》。


  汉文帝时,儒家经书已恢复了合法地位。当时朝廷欲传《尚书》,苦无书本,闻济南伏胜能治《尚书》,欲请往长安讲学,但伏胜年已90余,行走困难,乃诏使太常掌故晁错前往求之。伏胜老不能言,使其女羲娥传之于晁错,于是《尚书》得以传遍全国,世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伏胜的六世孙伏儒,授经东武(诸城),并移家于此,世居城西北境浯水之滨,因伏氏留,故称“伏留”村,今仍称之(今属安丘市临浯镇)。伏儒移家东武,世传经学,历代不衰。其后代均禀承家训,传授经书,名儒辈出,并以经学与两汉王朝结成了不解之缘,成为位列三公的儒林重臣、显赫当朝的帝王贵戚。


  伏胜八世孙伏理,伏儒之孙,是在东武继祖传经的名儒。伏理,字君游,师从匡衡受《齐诗》,着名于世,颇有影响,世称“匡伏之学”。伏理为当代名儒,以《诗》授汉成帝,后为高密王(刘宽)太傅。其子伏湛、伏黯,俱为当代名儒,国之重臣。在伏氏家族中,伏湛及子伏隆,在东汉初年为光武帝开拓安定局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伏湛,字惠公,伏胜九世孙,少传父业,以《齐诗》传授弟子数百人。汉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王莽时,历官绣衣执法(皇帝的绣衣御史),更始时为平原太守(郡治今山东平原县南)。时天下大乱,刀兵四起,群雄割据,惟独伏湛处之泰然,讲《经》不废。尝谓其妻说:“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清乾隆《诸城县志》)从此全家都食粗米,把节省下来的粮食及俸禄,全部拿出来赈济乡里,一时到他家寄食的百余家。这时平原郡府中有一门下督,力劝伏湛起兵。伏湛恐其惑众闹事,断然斩之,悬首城门示众,于是吏民信服,人心大定,全郡赖以得安。


  东汉初建,局势很不稳定,一面是农民起义攻城略地,一面是群雄割据。新建东汉王朝国库空虚,官事杂乱无章,亟待恢复整顿。光武帝闻知伏湛是名儒重臣,便征拜为尚书,命他主持修复西汉的各项章程制度,以应付、扭转当时的困境。此时大司徒邓禹在关中忙于同赤眉军作战,无暇顾及内政。光武帝遂又拜伏湛为大司徒司值,代行大司徒事。光武帝每次出征,常留伏湛镇守京都,总揽朝政。建武三年(27),伏湛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当时彭宠反于渔阳,攻陷蓟城,自立为燕王。刘秀要亲自征伐,伏湛上书谏阻,帝从之。后来彭宠为其家奴所杀,渔阳平定。与彭宠反叛的同时,又有徐异卿拥众万余人,据有富平(山东阳信县东南),东汉官兵屡攻不下,但徐等声言:“愿降司徒伏公!”刘秀乃遣伏湛前往招降,徐异卿等即日归服。建武五年(29),刘秀率兵东征张步,伏湛奉命留守洛阳。在一次祭祀高庙时,河南尹与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触犯了宗庙尊严,伏湛身为大司徒没有举报,因而被免官。建武六年(30),改封为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侯。后来,南阳太守杜诗上疏推荐重新起用伏湛。建武十三年(37),朝廷再征伏湛入朝,拟拜为尚书,未到位,中暑病死。光武帝亲临吊祠,并遣使者送丧、修冢。伏湛性孝友,重文德,以礼乐教化为首。正如南阳太守杜诗一再赞扬他“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后汉书·伏湛传》)。这些评语,证明了他的为人。他以一介儒生,步入政坛仕途,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廷,始终以安境保民、维持和平为己任,既符合人民乱极思安的愿望,也为东汉王朝安邦定国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恐怕就是他拜相封侯的主要原因吧。


  伏湛之弟伏黯,字稚文,明《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九篇,位至光禄勋,无子,以兄子伏恭为后。伏恭,字叔齐,少传黯学。建武四年(28),为剧县令(今山东寿光一带),施政13年,以惠政公廉而闻名,青州举为“尤异”,经太常考试经学,名列第一,拜为博士,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北州多为伏氏学。永平二年(59),拜为司空,官位显赫。其父经学,句繁多,不易记忆,伏恭乃减浮句,定为20万言。伏恭在职九年,以病告归东武。永平十五年(72),汉明帝驾兴琅琊,以三公礼仪引见伏恭。建初二年(77),汉章帝举行飨礼,尊伏恭为三老。元和元年(84),年九十而卒。


  伏湛有二子,长子伏隆,次子伏翕。伏隆,字伯文,少以节操立名,初任郡督邮。建武二年(26),山东张步兄弟各拥强兵占据齐地,其他农民起义军也活动在青、徐一带。光武帝深知伏隆素重节操,可以委以重任,于是特地拜他为大中大夫,命他持节赴青、徐二州进行招抚。伏隆亲撰檄告,陈说利害,晓以大义,群盗大悟,纷纷归降。张步也遣使者随伏隆赴洛阳上书,并贡特产鳆鱼,表示归汉。同年冬天,光武帝又拜伏隆为光禄大夫,再次派他赴齐地,进一步安定东方,并特诏他有权任用县令以下官吏。经伏隆的招抚工作,齐地的各种势力多来归顺,局势基本稳定。光武帝嘉奖其功,把他比作郦生(即郦食其,曾劝说齐王田广归汉高祖刘邦,不战而下齐七十余城),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建武三年(27),伏隆第三次奉诏赴齐,拜张步为东莱太守。其时,割据河南、山东交界的梁王刘永,自称天子,遣使立张步为齐王。张步贪图王位,最终背汉,并力劝伏隆助其割据青、徐二州。伏隆坚拒不从,寻机派人向皇帝上书:“臣伏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又吏人知张步反叛,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清乾隆《诸城县志·忠烈传》)。光武帝得到奏表,召其父伏湛,流涕示之,说:“隆可谓有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不久,伏隆果然为张步所杀。噩耗传来,全朝哀恸。建武五年(29),张步平定,光武帝亲至山东,为伏隆治丧立冢,并任其子伏瑗为郎中,以资表彰。


  伏湛次子伏翕,嗣爵,卒后有子伏光,嗣爵。光卒,子伏晨嗣。伏晨娶尚平公主,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孙女为顺帝贵人。卒后,子无忌嗣。自此之后,伏氏家族成为汉帝的贵戚。


  伏无忌,伏湛玄孙,嗣侯爵,幼承家学,博物多识。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136),诏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元嘉中,桓帝复诏伏无忌与黄景、崔实等,共撰《汉记》。伏无忌自采集古今文献,删繁举要,号曰《伏侯注》。唐代李贤注:“其书上自黄帝,下尽汉质帝,为八卷,见行如今。”现存的《伏侯注》,是茆泮林、黄奭等人从《后汉书》等书的注中分别辑佚而成的,其内容共分天文、郡国、帝号、陵寝、祭祀、汉制、灾异、瑞应等,约计280余条。时间最早的只有“孔子生”一条,其次有关秦事二条,其余都是记述两汉时的事。可见残缺是很严重的。《伏侯古今注》中有很多颇有价值的记载。


  其一,关于东汉户口垦田的记载。《续汉书郡国志》刘昭补注云:“伏无忌所记,每帝崩,辄最户口及垦田大数,今列于后,以见滋减之差焉。”汉代户口垦田缺乏系统的记录,由于伏无忌所记,东汉自光武帝以后,历明帝、章帝、和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八个年代的户口垦田数字,始可得知。这是我们今天研究东汉户口垦田状况的惟一依据。


  其二,关于汉代制度的记载,如成帝鸿嘉二年(前19),令民得买爵级千钱;光武帝建武六年(30)三月令郡太守诸侯相病,丞、长史行事,八月省都尉官;十四年(38)罢边郡太守丞、长史领丞职;二十六年(50)四月增吏俸等等,都是汉代官制、爵制的重要资料,经常为汉史学者所使用。


  其三,关于自然现象的记载最为系统。如光武帝到质帝百余年间的天文变化(如星辰、日食)、自然灾害(旱、水、雹、蝗灾)等。其中虽然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却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自然科学等。


  其他如《后汉书·刘盆子传》仅记赤眉军至郑,立刘盆子为帝。而伏无忌则记赤眉军立刘盆子于郑北桔枞山下,给我们留下了赤眉军初建政权的具体地点。又如伏无忌记秦钱半两,径寸二分,重十二铢(秦制,二十四铢为一两,故半两为十二铢),榆荚钱重三铢,这也是研究秦汉货币制度的有用资料。


  伏无忌之子伏质,嗣官大司农;伏质之子伏完,袭爵不其侯,娶汉桓帝女阳安公主,官为侍中。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专权,关东各州兵起讨伐董卓,董卓逼汉献帝西迁长安。伏完也以侍中身份随献帝西迁。到长安后,女伏寿被选进宫廷为贵妃。王允献计杀董卓后总揽朝政,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攻破长安,杀司徒王允,自立为将军,专擅朝政。兴平二年(195),伏寿被立为皇后,伏完迁执金吾,负责卫戍京师。时值大饥之年,李、郭为了争权,又互相攻伐,焚烧宫室,长安成了荒凉的屠场,于是在诸将护卫下又还都洛阳,洛阳也同样破败不堪。史称:“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以下,自出采稆(一种野谷),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洛阳也不是久居之地,汉献帝成了无所归依的流亡皇帝。曹操闻之,乘机把汉献帝迎至许昌,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独揽大权。从此汉献帝成为傀儡,而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其统一中原创造了最有力的条件。汉献帝建都许昌以后,伏完为辅国将军,仪比三司,但在曹操专权下,曹氏党羽亲信充满朝廷。伏完为保自身,处处小心谨慎。为了避贵戚之嫌,主动缴上将军印绶,退居中散大夫。不久,汉献帝为了保全自己,把他迁为屯骑校尉,领宿卫兵。建安十四年(209),伏完死,其子伏典嗣爵,但宿卫兵皆曹氏亲信,伏典只能保全禄位而已。


  伏完之女伏寿,兴平二年(195)立为皇后。建安十四年(209),曹操惨杀董承一家,其女董贵妃也株连被害。伏皇后痛之,写信给伏完,密图曹操。伏完惧怕曹氏权势未敢举动。建安十九年(214),即伏完死后六年,事泄,曹操大怒,派华歆勒兵入宫,收捕伏皇后。伏皇后藏于夹壁中,被兵士拖出,押往外殿。适值献帝与御史大夫郗虑坐谈,伏皇后披发跣足,执帝手泣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结果伏皇后关在暴室中幽囚而死。所生二皇子,也被酖死。其兄弟及宗族被株连而死者数百人。娘家亲母樊盈等19人,也被流放涿郡。东武伏氏家族至此凋零殆尽。


  东武伏氏家族自伏儒始,共延续11世,经历西、东两汉。由于世传经学,为汉王朝所重,不但位列三公,而且成为帝王贵戚,东州号为“伏不斗”,为汉王朝定国安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伏氏家族与汉王朝结成了不解之缘,竟然达到了生死与共的地步。由此可见经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大家都在免费测试 星座运势,你要试试吗?


以上就是关于「世传经学的东武伏氏家族发展史」的全部内容,本文讲解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此♀文为神魄星座网文♀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

查询
白羊男 / 白羊女
摩羯座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