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
- 作者: 神婆星座网小编
- 来源: 神婆星座网
- 2024-12-29
大家好,今天神魄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现在开始吧!
永定土楼永远是福建省一个重要旅游胜地,去过永定土楼的游客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客家先民艰辛创业国战传承和发扬中华城市文化的产物,土楼是世世代代福建先民智慧的结晶。接下来小编我来详细为大家介绍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土楼,顾名思义,用土夯筑成的楼。而这用土夯筑成的楼,却能历千年风雨而不损,经沧桑巨变而不坏,其种种神奇,般般奥妙,实在令人心驰神往,仰为观止。但要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客家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世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
关于福建土楼的渊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正德年间,永定湖雷余氏出了一位品貌出众的姑娘。但姑娘小时候孤苦凄惨。一场灾难,父母双亡,留下姐弟两人,割草放牧,相依为命。16岁时,赶上皇帝选妃,那里的民间百姓多为南迁皇亲国戚之后裔,深知宫闱之苦,谁也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送去。而美貌出众的余氏姑娘因无钱买通族人而被举入宫。入宫即被选为贵妃,其亲弟自然成了国舅爷。过了几年,贵妃想念弟弟,皇上降旨召国舅爷入宫。谁料尽管国舅爷对锦衣玉食十分满意,但毕竟久居山野,对宫中的繁文缛节甚为不惯,对宫中的丝竹管弦也不感兴趣,遂告辞还乡。
永定客家土楼源远流长。永定县境内现存23000多座土楼,其中有代表性的28000多座,占福建土楼的70%,建于清朝以前的有8000多座。它产生于公元8世纪(唐朝)以前,公元13世纪(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公元十四世纪(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公元16世纪后期至19世纪(明、清时期),烟业的兴旺奠定了永定客家土楼大量的建造而臻于系统成熟的经济基础,从此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建筑工艺炉火纯青。
承载着厚重的客家文化的永定客家土楼,其产生、发展与客家民系的源流发展息息相关。客家人在闽粤赣边区开基之地,几乎是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一方面,民情风俗保留了纯真的中原儒家风范,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土着民族的文化,因而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文化上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汉民族其他民系的一个支系。永定客家土楼就是这种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客家人在五次大迁徙历程中形成的聚族而居、崇文重教、敦亲睦族、重视风水等理念在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结构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你可能也会喜欢:
广东大戏文化的“活化石”-粤剧
黑龙江古朴、精细的艺术:海伦剪纸
民族的文化奇葩-古渔雁民间故事
南戏的“活化石”-正字戏
如果你从高空俯瞰,你会惊奇地发现土楼与楼外的山峦、溪河、道路十分协调地融合交织在一起。因为客家先民对土楼的选址十分讲究,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在永定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最“贵”之地。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每一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特别是初溪、实佳、南中、南江、新南、洪坑、高北等数以千计的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时间如水,悠悠流走几千年。永定客家先民在他乡建筑自己的家园时,把中原传统文化完整传承的同时,又与时代精神、人文理念等完美结合。永定客家土楼在继承前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和超越,以振成楼、振福楼等为代表的土楼,在古代生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部分近代西洋建筑艺术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表现了客家文化与各种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公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至今,更多的土楼也同样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多元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性。这些数以万计的土楼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生土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创业史。正因为如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会长张柏先生认为,“客家文化是土楼的魂。
与世界上很多人类文明史迹一样,被人发现是偶然的,广为人知是必然的,永定客家土楼也不例外,客家土楼闻达于世的故事堪称一则海内外奇谈:这则奇谈据说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中国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有多群类似于核反应堆的东西,这个发现让白宫当局者着实恐慌了一阵。可是进一步的探测之后,并没有发现这些形似核反应堆的东西有丝毫核反应的蛛丝马迹。这一现象,真让那些核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此后的几年,美国情报部们对它进行了密切监视,单单卫星照片就拍摄了千万张。永定客家人对此津津乐道的,倒不是被先进的卫星技术所发现,而是现代高科技也未能解密客家先民的睿智。
当海内外游客踏上山明水秀的永定这片神秘的土地,发现曾被误以为“核反应堆”的建筑原来是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结构奇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客家人的民居时:当国内外专家学者被土楼雄浑质朴的外形,玄妙精巧的结构,美轮美奂的内饰,积淀丰厚的文化,聚族而居的遗风,淳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吸引时,无不为中外建筑史上的这一建筑奇迹而惊叹!
以前,永定客家土楼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已声名鹊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旅游景观。20世纪末以来,永定县斥资1亿多元对土楼集中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先后开辟了洪坑民俗文化村、初溪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南溪土楼长城、中川古村落等土楼观光景区景点,并规划兴建客家圣殿、龙湖、王寿山森林公园、下洋和箭滩温泉等休闲娱乐型景区景点,打造“参观客家土楼、沐浴客家文化、龙湖休闲度假”特色旅游品牌。
经过十年锲而不舍“申遗”与高起点、高品位地开发,永定客家土楼逐渐成为全国一流的旅游观光胜地。洪坑民俗文化村被授予国家四星旅游景区、“福建最美乡村”;2002年永定客家土楼之旅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品牌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2007年永定客家土楼之旅入围“全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2008年初,永定客家土楼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片”之一。2008年7月7日,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力和典型代表的福建土楼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永定客家土楼全面走向世界赢得了一张亮丽名片。永定客家土楼之旅炙手可热、持续升温,游客呈五倍以上增长,每天迎接游客2000人以上,国庆节、春节期间,旅客出现“井喷”现象。
借助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机遇,永定县在强化土楼保护、坚决兑现申报“世遗”时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树起了打响“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的旗帜,出台了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商和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产业,完善旅游“六要素”;规划建设65公里旅游专用公路,泉州到永定至广东高速公路正动工兴建。
以上就是关于「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本文讲解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①文章★来自神魄星座网www.shenp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